学校要求家长排班站岗执勤:家校边界为何被侵蚀至此?|今日报

2023-05-16 15:22:55 南方周末

近日,一则四川乐山井研县“某学校要求家长轮流站岗执勤”的投诉信息引发关切。家长说:该学校还“微信排班站岗”,“要求过分了”,学生在校期间归学校管,如果有需要偶尔去帮忙是可以的,按照上班一样排班打卡还要请假,那家长怎么工作生活?讲得入情入理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位家长认为:“这反映了现代教育问题,什么事情都捆绑家长,各种亲子作业实则都是家长的。以前我们小时候家长都没有时间管,都是老人管,作业没有那么多,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小学学生还是很开心的,现在呢?各种家长会这事那事,家长能忙得过来吗?”

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。

第一:上、放学时段,学生进或出的流量大,既有坏人伤害或绑架儿童的问题,此类问题发生过,即使是小概率事件,学校与家长也承受不起,又有交通安全问题,所以确实需要专人承担与实施这两个职能,即保护孩子、震慑不轨之徒,疏导交通、确保车辆礼让孩子。

井研县教育局的回应称这位家长所投诉的事项属实,该县从2019年开始设立的“护学岗”,主要任务是在学生上、放学时段,于校门外学生易聚集区域维护治安秩序和道路交通秩序,实施范围包括井研县各中小学、幼儿园,还称“该行为并无不当,如果家长确实有事情耽搁,可以及时跟学校进行沟通调整”。

第二:学校与教育局让家长来承担与实施这两个职能,合理吗?

首先,有个自愿与强制的问题。可以自愿,但不能强制,也不能变相强制或“被自愿”。这位家长显然是不情愿的,又何来“该行为并无不当”之说?2023年5月12日,井研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再度回应时做了补救,称:这是由家长参加的“校园护卫队”,全县中小学、幼儿园都有,家长参加采取自愿原则。但这位家长显然是“被自愿”的。

其次,依靠由家长参加的“校园护卫队”,能否有效承担与实施这两个职能?根据我的观察,参加的家长一般是母亲或已退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,因为大部分家庭父亲是主劳力甚至是唯一劳力,得挣钱养家脱不开身。这些家长,疏导交通还行有余力,但维护治安、震慑犯罪或力有不逮。后者似乎应该通过雇用专职保安或动员社区联防力量来解决。

更进一步,这里面有个家校关系问题。正常、健康的家校关系,应该是家庭与学校互相尊重、各司其职,家庭不是学校的派出机构,学校没有权力指使家长做这做那。现在有一种不良倾向,就是学校动辄指使与劳动家长。绝大部分家长,敢怒不敢言,生怕自己若不配合孩子在学校会受到另眼相待。就算敢投诉的这位家长,也只敢匿名投诉。这样对待家长,显然是不合适的,也是不道德的。

技术进步是双刃剑,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群与钉钉群成了学校控制家长新的抓手。家长群里,这个打卡,那个接龙,并且相当一部分与教育完全无关,只是别的政府机构通过教育部门摊派给学校与老师的任务,最终的承受者是孩子与家长。

2022年,某地一位爸爸在家长会上突然情绪失控,因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而被老师点名批评。他边哭边解释,自己加班、开会还要盯着孩子,怎么看得过来。

在某种意义上,学校实质上成了村委会、居委会外的“第三种社区基层治理组织”。如果从权力的强度及对权力的耐受度来看,学校对家长的权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村委会、居委会。而前者并没有任何法律支撑,后两者是法律正式承认的村民/居民自治组织。

老师与学校为什么会一步步侵蚀家校边界,侵入家庭?从实施机制(可能性)上看,是利用了家长对孩子的爱,即“孩子成杠杆与人质”。而从发生机制(必要性)上看,在公立学校系统之下,教育部门对学校、学校对老师是有教育绩效考核的,这考核的重点,仍是学生成绩、升学率。为了让学生有较好的学习表现,老师的投入只是一方面,利用家长对子女的上心及家长之间的同侪竞争与压力,逼迫家长也增加投入,显然是一种“理性选择”。从必要性到可能性,打通了老师对家长施行权力的通道。

但这样做,老师与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“作法自毙”,即在教育任务上学校与老师可以对家长这么搞,那么在非教育任务上显然也可以。这就打开了层层下压、层层绑架的方便之门:其他政府部门通过教育部门向学校、然后学校向老师、再然后老师向学生与家长摊派非教育任务。家长固然苦不堪言,但学校与老师的时间大量被非教育任务挤占,又何尝是本愿?

这才是四川井研县家长投诉背后的深层次问题,绕不过,全社会应该反思破解之道,首先让教育回归教育,其他回归其他,其次是学校做回学校,家长做回家长,只有这样,我们的孩子才能在学校与家庭自由健康快乐学习成长。

•(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陈斌

上一篇 : qq达人怎么关闭_qq达人
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
x

相关推荐

精彩推送